可編程恒溫恒濕試驗箱是用于模擬復雜環境條件(如溫度、濕度、循環變化)的精密設備,廣泛應用于電子、汽車、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產品可靠性測試。為確保設備穩定運行及測試結果準確性,需嚴格遵循以下操作規范:
一、操作前準備
環境條件檢查
設備應放置在通風良好、無強電磁干擾的室內,環境溫度5-35℃,濕度≤85%RH,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熱源。
確保設備與墻壁、其他設備間距≥30cm,便于散熱與維護。
設備狀態確認
檢查電源(AC220V±10%、50/60Hz)是否穩定,接地線是否可靠連接。
確認水箱水位在“MAX”與“min”刻度之間,避免缺水導致加熱管干燒。
檢查排水管是否暢通,防止冷凝水積聚影響設備運行。
樣品預處理
樣品需清潔干燥,避免表面水分或雜質影響溫濕度均勻性。
樣品體積不應超過試驗箱有效容積的1/3,且與箱壁、傳感器保持≥10cm距離,防止遮擋氣流循環。
二、參數設置與程序編程
基本參數設定
溫度范圍:根據測試標準(如IEC60068-2-1)設定目標溫度,通常-70℃至+150℃(具體以設備規格為準)。
濕度范圍:設定目標濕度(如20%RH至98%RH),注意低溫高濕(如+5℃、95%RH)可能引發冷凝,需提前評估樣品耐受性。
升降溫速率:根據測試需求設置(如1℃/min至5℃/min),避免速率過快導致設備過載或樣品熱應力損傷。
程序編程步驟
分段設置:通過控制面板或上位機軟件輸入多段溫濕度曲線(如高溫高濕→低溫低濕→循環),每段時間可精確至分鐘級。
循環控制:設置循環次數(如100次)或總測試時間(如720小時),支持無限循環模式(需手動停止)。
斜率控制:在溫度/濕度變化段設置斜率(如升溫斜率2℃/min),確保變化過程平滑,減少對樣品的沖擊。
三、運行監控與異常處理
實時監測
通過控制面板或遠程監控系統查看當前溫濕度、運行時間、程序階段等參數。
定期記錄關鍵數據(如每30分鐘記錄一次),便于后續分析。
異常報警與處理
超溫報警:當溫度超過設定值±2℃時,設備自動切斷加熱電源并報警,需檢查加熱管、溫度傳感器或通風口是否堵塞。
濕度異常:若濕度持續低于設定值,檢查加濕器水位、噴嘴是否堵塞;若濕度過高,檢查除濕系統(如冷凝器)是否工作正常。
通信故障:若設備與上位機失聯,檢查RS485/232接口、通信線纜是否損壞,或重啟設備恢復連接。
緊急停機
按下控制面板“緊急停止”按鈕,設備立即停止所有加熱、加濕、制冷功能,但風機繼續運行以快速降溫。
緊急停機后需重新校準傳感器,避免參數漂移影響后續測試。
四、維護與保養
日常維護
清潔:每周用干布擦拭箱體內外表面,每月用中性清潔劑清洗觀察窗,避免劃傷。
排水:每次測試后打開排水閥排空水箱及管道內積水,防止細菌滋生。
校準:每年委托第三方機構校準溫度、濕度傳感器,確保測量精度符合標準(如溫度±0.5℃,濕度±2%RH)。
關鍵部件更換周期
加濕器:每2000小時更換一次(或根據水質硬度調整),防止水垢堵塞噴嘴。
制冷劑:每5年補充一次(或根據壓力表讀數判斷),確保制冷效率。
風機皮帶:每10000小時檢查松緊度,必要時更換以避免振動過大。
長期停用處理
排空水箱、管道內積水,清潔箱體并斷電。
每月通電運行1次(每次2小時),防止電氣元件受潮損壞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項
操作安全
禁止在設備運行時打開箱門,避免高溫燙傷或低溫凍傷。
移動樣品時需佩戴防熱手套,防止高溫表面接觸皮膚。
電氣安全
定期檢查電源線是否破損,接地電阻≤0.1Ω,防止漏電風險。
避免在雷雨天氣使用設備,防止雷擊損壞控制系統。
環保要求
廢舊制冷劑需交由專業機構回收,禁止隨意排放破壞臭氧層。
含重金屬的樣品(如鉛酸電池)需單獨處理,避免污染環境。